029-38456140
1483852205@qq.com
抗击疫情 迎接新年 “云上茂陵博物馆”来啦
2022-01-01
科技赋能 足不出户
畅览茂陵石雕艺术宝库
为做好抗疫期间文旅宣传,茂陵博物馆积极响应号召,推出“云上茂陵博物馆”云观展,将我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、体积最大、保存最完整、最有艺术价值的茂陵汉代大型成组石刻,通过AR技术云上展览全部传送到观众面前,让广大市民群众足不出户在线观展,让珍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“活起来”,做好文化传承,传递抗击疫情的信念和勇气,鼓舞抗疫斗志,凝聚抗疫力量,为疫情防控工作加油助力!
“云上茂陵博物馆”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,运用AR技术3D立体展示、文字介绍、语音讲解等,让你多方位、全视觉、零距离感受茂陵石刻之美,接受汉文化熏陶。
马踏匈奴:高168厘米,宽190厘米,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材质。历来被认为是霍去病墓石刻群中的主体雕刻,是一件有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杰作。工匠把马的形象刻画得坚实有力,姿态威武,气宇轩昂。马腹下的匈奴人,仰卧地上,左手握弓,右手持箭,双腿蜷曲,作狼狈挣扎状,蓬松零乱的须发,更显得惊慌失措、声嘶力竭,带着既不甘心就缚又无可奈何的表情。
马踏匈奴采用象征手法以及浮雕、圆雕和线刻技法,以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手法,使用一人一马对比的形式,构成一个高下悬殊的抗衡场面,揭示出正义力量坚不可摧的主题。其手法简练概括,于浑厚中显示着雄强的力之美。
国宝石刻 卧牛
卧牛:长260厘米,宽160厘米,高110厘米,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材质。卧牛回首仰望,神情安详宁静,显示出坚韧耐劳、质朴敦厚的性格,圆睁的双目,肥大喘息的鼻和宽厚的嘴,卧牛形象庞大厚重,别具一种朴厚强力的美。它虽卧而不眠,但却有着和战马类似的警觉张望的神情。霍去病墓雕刻不同凡响之处,在于作者不把胜利仅仅理解为取决于战场上的兵强马壮,他还意识到了后方物资供应的重要作用。从牛背上简单的线刻鞍鞯,便可领会牛的性质和这一形象所包含的深刻意义。
国宝石刻 跃马
跃马:长240厘米,高150厘米,伟晶花岗岩。跃马的体形与石块的天然形状配合得十分妥贴,马的胸前用“分层减地”法雕凿成型,其它部位则运用线刻技法,最精彩生动的是马的颈项,弧度与筋肉紧绷的质感,似乎在调动全身的气力,昂扬摆拔,突出了整体之动势。由项到背,由背到后肢。把尚在贴地的后蹄,表现得富于弹性,积蓄着一蹬即腾的爆发猛势。
这件形神兼备的石雕跃马,更能使人联想到青年将领霍去病的果敢剽悍和威猛英姿。
霍去病石刻高度概括地反映了反击匈奴胜利的精神和物质因素,准确地表达了汉时中华民族无所畏惧,决心走在世界前列的雄心斗志。汉武帝不仅为霍去病建立了不朽的丰碑,同时也为他自己的雄才大略和爱才惜才建立了永久的丰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