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9-38456140

1483852205@qq.com

茂陵文化微课堂(八)汉五铢的前世今生

2023-02-22


(六)汉武帝郡国五铢钱

    在汉武帝进行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之前,就已经进行过三次货币改革,郡国五铢钱就是这几次改革的产物。汉武帝元狩五年,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,称为郡国五铢,又叫“元狩五铢”。
    汉武帝此次币制改革的目的在于解决奸铸严重,主要用改币式、币文、提高成钱难度,以抑私撬盗铸,变动币重以求合于流通的需要。
    正是出于这种改革目的,因此,郡国五铢钱与以前诸种西汉钱币有着明显区别,主要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    一是增加钱重,法重五铢。郡国五铢钱以前的三铢钱较轻,这给私人偷铸货币提供了利润空间。二是面背增加周郭。当时郡国经验证实,汉王朝认识到,素背有面郭的三铢钱或四铢半两钱式,虽提高了成钱难度,但仍不能抑止私铸盗铸。因此,自郡国五铢起,开始用成钱难度更大的面背皆有郭的特定钱式。三是以规范的长体汉篆为币文书体。元狩四年,废四铢半两,改铸三铢钱时,就改西汉传统的隶书风格币文为较为规整的长体汉篆。到了郡国五铢钱时,则正式采用规范化的长体汉篆“五铢”为其币文,其文笔结构更为严谨,书体笔划极其工整,字体修长挺拔,提高了刻范、浇铸的工艺技术要求。四是“文如其重”。西汉自高祖起,一直采用铸行虚值货币的政策,到了汉武帝铸行三铢钱时,就开始逐渐采纳“文如其重”思想,试行足值货币以求维持国家铸币信用,抑制劣奸钱,便民使用。到了郡国五铢的铸行,则宣告西汉传统的虚值币制结束,用“文如其重”的五铢钱,以求解除西汉货币的信用危机。

茂陵文化微课堂(八)汉五铢的前世今生

    郡国五铢钱的出现,对于打击私人铸造货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然而,由于这种货币依然是中央和地方郡国都可以铸造,当时各地技术水平不同,铜矿的成分有差别,官吏了解命令的程度与奉行的态度很难一致,所以,铸出的钱差别很大,有的与旧汉半两一样,背平无轮郭,有的穿孔大,肉薄,也有肉厚的。总的来说,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,而且越铸越轻,越晚越粗劣,有重蹈半两、三铢钱覆辙的现象。
    政府改铸五铢钱,主要目的是树立信誉,稳定金融,使私铸者无利可图,自行放弃犯法的勾当,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。但汉武帝看到各郡国官吏,阳奉阴违,坚持旧的习惯难改,依旧上下联手,以谋中饱私囊。他非常气愤,他采纳了公卿们的建议,一场新的货币改革呼之欲出。


以汉武帝茂陵、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等为主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
您是到访的第18353位用户!

联系我们

地址: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南位镇汉武帝茂 陵东侧
电话:029-38456140
微信:MaolingMausoleum
备案号:陕ICP备12007148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