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9-38456140

1483852205@qq.com

石影悲歌:“石人”的千年凝望

2025-04-14

众所周知,在陕西咸阳兴平市南位镇茂陵村南,茂陵博物馆院内的霍去病墓旁,有一件独特的国宝石雕“石人”,它静静地伫立着东石刻廊房北头,宛如从历史长河中泅渡而来的使者。两千多年文明传承,汇聚于这一方石中。它目睹过“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”的场景,见证了汉武王朝走向强大的热血沸腾。始终以沉默之态,将一个战败者的故事,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,待后人解读,让我们得以触碰历史的温度,感知先辈们的智慧与力量 。

1744594270168418.png

茂陵东石刻廊房北头展示的石雕石人

1955年,考古工作者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,在霍去病墓周围发现了石雕石人,仿若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,将西汉的风云变幻重新呈现在世人眼前。它是来自于陕西秦岭山里的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石材,宽 120 厘米、高 222 厘米。其运用了线刻这一古老而精湛的雕刻技法,每一道线条皆仿若时光的指纹,镌刻着西汉工匠们的心血、智慧与无尽才情,成为华夏石雕艺术里的珍宝。

石影悲歌:“石人”的千年凝望

国宝石雕 石人

石人的造型,仿若一道划破常规审美的闪电,瞬间便能摄取观者的心神,令人过目成诵。雕刻者宛如拥有鬼斧神工之力,以大胆创新之笔触,赋予石人一种超脱尘世、震撼灵魂的奇异感。头部与一只右手被匠心独运地着重凸显,在与身体其他部分的对比之下,比例的极度夸张犹如一记重锤,直击观者内心深处,打破人们对人体形态的固有认知。石人仰头向天,那姿态仿若与苍穹展开一场无声却震撼的对话,似在叩问命运的玄机;摆动的手,仿佛在挥舞着最后的挣扎,又似在无力地倾诉着往昔的沧桑。双眼圆睁,却空洞无神,恰似目睹了世间太多的悲欢离合、兴衰荣辱,已然失去了光芒;咧开的嘴角,露出参差不齐的门齿,表情十分沮丧,复杂迷离,像一幅抽象的灵魂画作,纵有千言万语,却又让人在历史的迷宫中徘徊,思绪万千。

1744594350169989.png

国宝石雕 石人的面部表情

这般漫画式、充满荒诞感的形象,无疑是古代雕塑艺术领域中的一朵绮丽奇葩,引得无数后人踏上探寻其深意的漫漫长路。为何西汉的工匠要采用如此离经叛道的表现手法?这背后究竟潜藏着怎样的历史密码与文化寓意?学术界为此展开了一场经久不息的思辨盛宴。其中,“被俘匈奴人”之说颇具影响力。回首西汉抗击匈奴的历史画卷,霍去病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将星之一。他弱冠之年便纵横沙场,率领大汉铁骑如疾风迅雷般多次直捣匈奴腹地,以摧枯拉朽之势重创匈奴势力,为汉朝开疆拓土、稳固边防立下不世之功。石人所呈现出的萎靡、丧气之态,恰似匈奴在霍去病的赫赫威名与雄武大略下,节节败退、元气大伤后的真实缩影。它如一面历史明镜,从反面衬托出霍去病的英勇战绩,成为了“封狼居胥”的鲜活注脚。

1744595199206194.png

国宝石雕 石人身体的天然裂缝

仔细观察石人,更有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。从其左眼开始,一道醒目裂缝蜿蜒而下,初看仿若瑕疵,再看好似石料天然生成的纹理。然而,西汉的雕刻工匠们却展现出超凡脱俗的巧思,并未将此视作缺陷,反而巧妙借势,使之成为暗示匈奴必败命运的神来之笔,仿若冥冥之中,自然之力也为大汉助威,为这场汉匈之战的结局埋下了神秘伏笔。我们再看石人的脸部,呈现出奇特的 “阴阳脸” 效果,一半保留着石料原本的色泽,另一半则颜色暗沉。这一现象被学界推测与匈奴反复无常的秉性紧密相连。彼时,匈奴在与汉朝的交往中,时而假意和亲,谋求短暂和平以积蓄力量;时而背信弃义,再度挥兵南下,侵扰边疆百姓。石人的这一特征,恰似对匈奴这种两面三刀行径的无声谴责,也从侧面烘托出霍去病抗击匈奴、守护大汉安宁的坚定决心与伟大意义,将历史的复杂与人性的多面通过一方顽石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1744595235128973.png

国宝石雕 石人手掌向外的右手

《西河故事》中记载,匈奴失去祁连、焉支二山后,悲歌长叹:“亡我祁连山,使我六畜不蕃息;失我焉支山,使我妇女无颜色。” 这悲怆歌声背后,是霍去病将军驰骋沙场的赫赫战功。匈奴因他失去水草丰美的牧场,牲畜繁衍受阻;失去盛产胭脂的焉支山,妇女容颜失色。这份伤痛,有力地映衬出霍去病的辉煌成就。茂陵石雕石人,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。它虽默默无言,却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段金戈铁马的故事。刻艺术大众生活,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便能与之邂逅,感受西汉文化的博大精深。当它踏上世界舞台,全世界都将领略到西汉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从艺术创作维度深度剖析,这件石人更是西汉雕塑艺术巅峰之上的不朽杰作。正因为石雕石人是茂陵霍去病墓17件石雕中,唯一一件以战败者匈奴为题材的雕刻作品,所为说它具有划时代的创新领航意义。它将“随意变形而不失形象特征”的艺术理念演绎至炉火纯青之境,看似不拘一格的雕琢,实则精准无误地拿捏住了人物的灵魂精髓。创作过程中,工匠们果敢地摒弃传统雕刻对人体比例、细节的严苛遵循,将全部心力聚焦于核心情感的抒发与关键形象的塑造。每一刀下去,都饱含着对艺术的赤诚热爱,石人独一无二的灵魂,使其超脱了简单的物象形态,成为有血有肉、有情感与思想的艺术生命。

1744595266948.png

茂陵霍去病墓石雕展示廊

站在当代视角,回望茂陵石人,它不仅承载艺术审美价值,还有一份沉甸甸、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承使命。在成为连接西汉那段峥嵘岁月与当今繁华昌盛、科技腾飞的现代社会的重要桥梁时,也让后人得以穿越历史的迷雾,亲手触摸到往昔的痕迹。其所蕴含的英雄主义情怀,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,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,勇往直前,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;对复杂民族关系的深刻洞察,为今日多元文化和谐共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,告诫人们在交流融合中坚守诚信、尊重差异;而那别具一格的艺术创作理念,则为当代文化创意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
茂陵石雕石人筑牢了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,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。它是历史与艺术的完美融合,是古人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,持续启迪着我们在探索传统文化的漫漫长路上,砥砺奋进,续写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篇章。



以汉武帝茂陵、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等为主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
您是到访的第22547位用户!

联系我们

地址: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南位镇汉武帝茂 陵东侧
电话:029-38456140
微信:MaolingMausoleum
备案号:陕ICP备12007148号-1